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微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书名:《微波技术》
作者:沈致远
页数:387
出版日期:1980年04月第1版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微波技术》是无线电电子学各有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具有以经典电磁理论为基础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具有不同于普通低频无线电技术的传输系统、元件、器件和测量方法,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微波的专业课程的必要基础。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培养又红又专的工程技术人材,我们根据“工科电子类专业统编教材会议”确定的编写提纲,编写了这本教科书。
本书主要供高等学校电真空专业和电子物理专业作为本科教科书;由于取材的基础性和广泛性,也可作为其他各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从事微波工作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微波传输系统、微波等效电路、微波元件、谐振腔、慢波系统、微波与物质相互作用以及微波测量。讲授所需时数分为80学时和100学时两种类型,80学时类型的可将全部标有残号的内容略去不讲,100学时类型的则可酌情增加部分标有嫂号的内容。在讲授第三章微波网络理论以前,应先讲授附录H《矩陈运算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什么是微波
§1-2 微波的基本特点
§1-3 微波的应用
§1-4 微波技术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微波传输系统
§2-1 引言
§2-2 麦克斯韦方程与边界条件
§2-3 导行波的一般形式
§2-4 导行波按纵向分量分类
§2-5 相速群速和色散
§2-6 矩形波导通解
§2-7 矩形波导中的H10模式
§2-8 矩形波导中的高次模式和场的对称性质
§2-9 圆波导
§2-10 同轴线
§2-11 微带
§2-12 其他传输系统简介
§2-13 模式耦合
§2-14 激励与激励装置
§2-15 本章小结
参考资料
§3-1 引言
第三章 微波等效电路
§3-2 长线理论
§3-3 圆图
§3-4 均匀传输系统与长线的等效
§3-5 散射参量
§3-6 阻抗及导纳参量
§3-7 双口网络
§3-8 简单不均匀性的近似分析
§3-9 谐振窗
§3-10 本章小结
参考资料
§4-1 引言
第四章 微波元件
§4-2 匹配负载
§4-3 短路活塞和抗流结构
§4-4 衰减器和移相器
§4-5 三分支传输系统
§4-6 微波电桥
§4-7 匹配与匹配器
§4-8 阻抗变换器
§4-9 定向耦合器
§4-10 检波器
§4-11 电调快控微波元件
§4-12 微波集成电路简介
§4-13 本章小结
参考资料
第五章 谐振腔
§5-1 引言
§5-2 谐振腔的基本参量
§5-3 矩形腔
§5-4 圆柱腔
§5-5 集中电容腔
§5-6 谐振腔的耦合与耦合参量
§5-7 谐振腔的等效电路
§5-8 谐振腔的微扰理论
§5-9 本章小结
参考资料
§6-1 引言
第六章 慢波系统
§6-2 螺旋线的均匀场解
§6-3 周期慢波系统导论
§6-4 等效网络法求周期慢波
系统的色散方程
§6-5 耦合腔链慢波系统
§6-6 多导体慢波系统
§6-7 磁控管的环形链腔系统
§6-8 本章小结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第七章 微波与物质相互作用
§7-1 引言
§7-2 微波铁氧体的电磁性质
§7-3 微波铁氧体元件
§7-4 微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7-5 约瑟夫森效应
§7-6 约瑟夫森效应微波器件
§7-7 其他相互作用简介
§7-8 本章小结
参考资料
第八章 微波测量
§8-1 引言
§8-2 微波功率测量
§8-3 频率测量
§8-4 驻波测量
§8-5 反射计及扫频反射计
§8-6 微波相位测量
§8-7 网络参量的测量
§8-8 衰减量的测量
§8-9 谐振腔参量测量
§8-10 慢波系统参量测量
§8-11 频谱分析与微波频谱仪
§8-12 本章小结
附录Ⅰ 矩形与扁矩形波导规格
附录Ⅱ 常用同轴射频电缆
特性参量
附录Ⅲ 矩阵运算简介
[ 本帖最后由 tonytiger 于 2009-1-31 11:24 编辑 ] |
-
查看全部评分
总评分:微元 +100
威望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