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附件  
头雁微网 附件中心 专业技术 天线工程 [讨论]关于LTE天线的相关系数,有没有人熟悉: diversity tools.pps
板块导航
附件中心&附件聚合2.0
For Discuz! X3.5 © hgcad.com

[讨论]关于LTE天线的相关系数,有没有人熟悉: diversity tools.pps

 

[讨论]关于LTE天线的相关系数,有没有人熟悉:
指标意义、测试原理和方法等等。这些都不是太清楚,希望了解的童鞋们发表下看法~
指标意义:用来衡量两个变量线性相关密切程度的量。对天线而言,是衡量两个天线间相互干扰的程度。
测试方法:测试出无源Radiation pattern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可以无源测试数据后代公式计算,也可以用Satimo等暗室自带的软件来进行相关系数测试。
公式如下:
指标意义:用来衡量两个变量线性相关密切程度的量。对天线而言,是衡量两个天线间相互干扰的程度。
测试方法:测试出无源Radiation pattern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可以无源测试数据后代公式计算,也可以用Satimo等暗室自带的软件来进行相关系数测试。
公式如下:
版主解答好快,呵呵。想进一步问下,在以前都用隔离度来衡量这个指标,为何现在要引入这样的参数去衡量?现在能直接测出来这个指标的系统应该还没有吧
本帖最后由 ybandzyy 于 2011-12-16 22:27 编辑

     其实不是先有隔离度后又相关系数的概念。而是相关系数和隔离度一直是相辅相成的。
   讲隔离度和相关系数之前,先要了解多天线、天线分集技术的概念。通过在手持设备中引入天线分集技术,我们有可能提高总的系统“增益”。对终端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更大的数据吞吐量、更远的有效范围和更灵活的使用性。天线分集的目的是利用电波在反射环境中的不同传播路径,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当然有空间分集、极化分集、波速分集等等分类)。
   没有哪种天线能提供完美的分集解决方案。实践中采用的通常是这些不同分集类型的组合,尤其是在小型手持设备中,天线之间以及天线与人体之间的距离都很接近。但只要各个天线相关系数足够低,系统整体性能就好。在任何类型的分集方案中,与相关系数有关的最关键参数是不同天线之间的耦合。而隔离度恰恰又是衡量天线间耦合的重要指标,所以天线之间的隔离必须在设计初阶段就加以考虑,从而保持较低的相关系数。
    举例说明:如果隔离度低于15dB,那么一支天线所接收的信号将有超过3.5%的能量被传送到相邻的天线,从而影响天线相关系数,降低分集增益,最终影响系统性能。
    再讲得细点,影响天线隔离度的主要有三种耦合原因:电流耦合、自由空间耦合和表面波耦合。通过减小这三种耦合效应,就能提高天线间的隔离度,从而保证足够低的相关系数,维持较高的系统性能。
本帖最后由 ybandzyy 于 2011-12-16 22:35 编辑

现在有直接可以测试相关系数的暗室系统了。如法国Satimo近场暗室就有个软件选项,直接可以输出相关系数(当然这个是配选组件,要花银子买)。
其实原理也很简单,就是测试出无源的方向图,采集完数据后代入公式计算出这个值,只是Satimo把这个步骤程序化后做了个插件。有兴趣自己也可以做(做好了卖给其他暗室厂家,哈哈)。
如下附件材料是Satimo的该组件介绍。
我是不太懂,过来观光学习,凑热闹来了
呵呵,感谢斑竹的解答~我发现相关系数这个参数是自LTE出现以后开始出来的,是否和这种制式有什么关联?在此以前的天线设计似乎没有关注或是非要把这个值测出来把。。。
本帖最后由 ybandzyy 于 2011-12-18 21:17 编辑

因为之前的终端类产品虽然存在分集天线的概念,但非MIMO分集。而现在LTE是MIMO的多天线系统,并且在LTE系统中分集天线性能严重影响整体系统性能。
所以这个时候就非常看中相关系数的指标了。

换句话说就是和传统分集相比,MIMO分集的地位提高了,呵呵
MIMO的分集天线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大哦。
我说下个人的理解~
首先描述个背景,原来的分集天线,用在2G和3G的环境中,一般作为接收的辅助,提高下行的能力。但实际上大部分数据产品中,主天线的性能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如下载速度等要求,所以分集天线性能要求不一定要非常的高,可能在场测时都不一定能够明显地看出有无分集的效果对比。。。

MIMO在LTE中说的比较多,由于LTE的上下行速率要求,比起3G水平要高得多,比如下载速度达到个80-100M是个正常水平,这个时候分集的贡献就变得非常的明显,比如有无分集差了几百K(实际上按照百分比贡献可能和以前也差不多),但感觉不一样啊~对于喜爱下载的童鞋来说,亏大了。。。因此即使作为接收用,分集的地位也变得重要起来,尤其是设备商PK时,一旦实测,差距就出来了,于是大家也都很重视。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有个MO,这个时候我觉得不能只是叫做分集了,叫做副天线可能更加恰当一些,它也承担了发射的任务。为什么要有相关系数?我想因为原来副天线只是收,在辐射方面对主天线的影响比较小,如果有,隔离度测试时期可能就能够说明问题了。但是它一发,问题就复杂了,可能产生主副天线的互相干扰。如果看成一个系统就自干扰了,于是什么直流偏置什么问题就来了。因此在信号的层面也设立了这个门限参数(相关系数是信号方面的东东吧),对于天线的意义,我觉得就是要提醒尽可能避免空间中的辐射场交叠。

自己一点看法,欢迎大家讨论~
嗯嗯,icele的分析很到位哦。
很不错的讨论,LTE还是刚起步阶段。
LTE起步还是比较快的,目前全球有很多商用网了。北美运营商Verizon的LTE网络运营的还真不错。
中移动也在跃跃欲试TD-LTE
学习到不少啊~不过现在LTE的测试标准似乎还没有。。。怎么衡量天线的性能是否达标呢
LTE测试指标早就有啦。一般要求TRP:19,TIS:-92;
LTE HAC指标都有了,SAR指标貌似还没出来。
也顶下该贴,2012年了~
过来学习一下,移动的LTE嚷了那么多年,起步也算早,不知道现在咋样了?
中移动已经铺了TD-LTE的实验网了,估计把宝都压在LTE上了。
青岛就有吧--LTE的网
学习了,谢谢
其实现在都是假MIMO,基本上副天线都是接受用的,但是correlation确实是个问题....目前好像没有什么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吧..
非常好的帖子,学习了,谢谢!
客服中心 搜索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资讯中心
企业生态
社区论坛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推广服务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