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
- 相册
- 记录
- 好友
- 听众
- 收听
- 微元
-
- 在线时间
- 小时
- 阅读权限
- 190
- 注册时间
- 2008-5-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09-12-13 15: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as,1856-1940),英国物理学家.他於1897年发现了第一种亚原子基本粒子—电子,然後又测出它的荷质比.从而揭示了阴极射线的本质,并确定了所有物质都包含著这种粒子,最先打开了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大门.
汤姆逊1856年12月18日出生於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契桑霍耳.他自小聪明勤奋,14岁就进入曼彻斯特的欧文斯学院,学习工程学.在三年的学习期间,他的老师雷诺兹教导他:凡遇到新问题,宁可独立思考也不要查阅文献.
汤姆逊开始本想从事工科学习,但後来对物理学发生兴趣.1876年,他靠奖学金进入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於1880年获得学士学位.毕业时,他的数学成绩在全校名列第二,并且还是第二个得到史密斯奖学金的人.
毕业後,汤姆逊接著成为三一学院的研究生.1883年被聘任为三一学院的讲师,第二年又被聘为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物理学教授.瑞利退休後,他又接替了瑞利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职务,领导实验室长达30多年之久.
汤姆逊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最先打开了亚原子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大门,於1897年发现了电子,揭示了阴极射线的实质.1912年,他还发现不同气体的阳极射线在受电场和磁场的影响而发生偏转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他利用阳极射 线粒子的荷质比,确定了这些粒子是气体带正电的原子.另外,他还发现氖气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组成的,一种原子相对氢来说质量为20,另一种原子相对氢来说质量为22.其中质量为20的原子占90%,质量为22的原子占10%,因 此它们的平均质量为20.2,这个数值和氖的已知原子量20.18相当一致.
1905年,汤姆逊被聘任为大不列颠皇家研究院的自然哲学教授,直到1918年.1906年,汤姆逊由於发现电子,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做出了重大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08年被封为爵士.1909年,汤姆逊被选为大不列颠协 会会长.1916-1920年又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还担任了各政府部门的顾问,并且是研究与发明局的成员之一.
从1918年开始,汤姆逊担任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长,一直任职到逝世.英国能够在20世纪前30年保持亚原子物理学领域显赫的领先地位,主要依赖於他的指导和数学能力.他在剑桥大学建立了巨大的,设备完整的实验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物理学家来这里学习和工作.他诚恳,慷慨,在许多领域都是一个健谈者.他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在教师和服务人员中享有盛名.他对学生们的热情总是给予高度评价和鼓励,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科学道路.但汤姆逊有一个怪脾气,就是不爱阅读,他甚至不留心和他的研究工作密切相关的科学文献,不掌握书目,也极端轻视纸上写的东西.他认为科学家要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敏睿智,不能靠阅读,而要靠深思.他的这个观点是青少年时代受他老师雷诺兹的影响而形成的.
在汤姆逊的鼓励下,剑桥建立了一个物理研究学校,从这个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有55人成为世界各大学的教授.在跟随汤姆逊进行研究的人中,有了人先後获得了诺贝尔奖.在汤姆逊的一生中,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以上,写了大量论文和著作.其中1883年发表的《涡环的运动》一文,不仅使他获得了奖,而且还导致他开始进行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另外,1892年发表的《电学和磁学的新近研究》,1897年发表的《气体的 放电》,1923年发表的《化学中的电子》,1936年发表的《重集合与反射》等等,都具有很大的影响,而《气体的放电》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1940年8月30日,汤姆逊在伦敦逝世,享年84岁.在他那极其宝贵的生命终结以後,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中牛顿,达尔文,开尔文,赫谢尔和卢瑟福等杰出科学家的墓旁,与他们一群,以获得许多成就和荣誉而流芳後世.
电子是构成各种原子的一种基本粒子,它的质量很小,还不到构成原子核的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00,带有负电,在原子中围绕原子核旋转.电子这个词是斯托尼为法拉弟电磁定律所提出的假想电荷单位杜撰的,後来被洛仑兹用来称呼阴极射线粒子.
19世纪後期,涡旋环仍为原子和分子的模型吸引著许多物理学家,其中包括亥姆霍兹和开尔文等人.1883年,汤姆逊发表了一篇关於涡旋环理论的文章,并且获了奖.由此引发了他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工作的兴趣.当时,科学界 对阴极射线到底是光波还是微粒,已经争论了20多年.为了寻求电与实物之间的联系,1886年汤姆逊开始了划时代的探索.他利用伦琴1885年发现的X射线作为使气体导电的方便方法,对气体放电以及阴极射线进行化学分析,在发现 电子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前进著.
1897年,汤姆逊完成了他的著名实验,测量了某些阴极射线的磁偏转和对应於单位电荷传输的加热效应.前一个测量给出了的值,後一测量给出了的值,从而求出了和(的值.他发现,这些阴极射线粒子的值比法拉第所测得的最轻原子的荷质比大约大2000倍,这一比值後来被称为电子的荷质比.进一步的电磁场偏转实验和威尔逊云室的轨迹观察,最终确认了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并且确定了所有物质都包含著这种共同的成分.由此,汤姆逊断定阴极射线是由比原子小得多的粒子组成,而且这种粒子带有负电荷.他把这种粒子称为「微粒」.1897年4月30日,汤姆逊向英国皇家学会报告了这一研究结果,在这篇题为《阴极射线》的论文中明确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著的带负电的粒子,这些粒子的尺寸比原子和分子小得多.」汤姆逊就这样打开了亚原子粒子物理学的大门.自此之後,阴极射线便被承认是一种粒子.後来,洛仑兹把这种粒子称为电子,并一直沿用至今.
电子是被人类认识的第一个亚原子基本粒子.它的发现,标志著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这不仅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发现,而且还具有极其重要的哲学意义.
随著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子的认识也越来越详细和清楚了.开始,汤姆逊只是把它看作是一个具有质量,能量,动量和电荷等性质的微粒,其行为就像牛顿力学里一个在实验室中运动著的导电球,一切遵从牛顿物理学中的经典 规律.四年之後,汤姆逊又发表了一篇题为《比原子小的物体的运动》的论文,在论文中提出:由於电子伴随有电磁场,所以它除了具有力学质量外,还具有电磁质量.牛顿力学里的电子是带电粒子,所以成为电场源.但如果它运动,则能成为磁场源.
洛仑兹和阿伯拉罕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既可把电子看成场的源,又可把电子看成受这个场作用的粒子.於是,一个作加速运动的电子便会受到一电磁的辐射反作用,而电子因位於其身的电场中会具有一自能.辐射反作 用可看成一种电磁惯量或质量,它也与场能的含量有关.并证明了自能和电磁质量由一常数与光速平方的乘积相联系,这实际上就是後来爱因斯坦的著名质能公式E=mc2.洛仑兹和阿伯拉罕的理论是以放置在场中的刚性电子为出发点,是一种革新的理论.因为不仅电子的相互作用依赖於与电子相耦合的远至无限的场,而且它的质量也依赖於这个场.这种与经典理论偏离的情况预示,再也不能孤立地研究或定义物理体系了.洛仑兹和阿伯拉罕的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是成功的,但相对论对它提出了质疑,因为相对论不承认刚体概念.尽管如此,洛仑兹和阿伯拉罕采取的思路无疑是一条开创的路线,它使以後协调场与粒子之间关系的工作开展了起来.
1925年,德布罗意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特别是电子上去,从而诞生了物质波的概念o 1927年,戴维森等人用低速电子衍射实验,汤姆逊的儿子G.P.汤姆逊用高速电子绕射实验,分别证明了物质 波的存在,观察到了电子的波动性.结果戴维森和G.P.汤姆逊因此获得了1937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趣的是,汤姆逊和G,P汤姆逊父子俩,父亲发现了电子是粒子,儿子证明了电子是波,并都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实在是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後来,卢瑟福,玻尔,泡利,狄拉克,费曼,温伯格和萨拉姆等许多人相继对电子进行了研究,发现了有关电子的自旋,排列,跃迁,转变等许多新概念和运动规律,并建立了不相容原理,狄拉克方程,电子电动力学等一系列理论体 系.今天,已经知道,我们根本不能把电子从它的场及其他 粒子和它们的场中孤立出来,也不能将实验结果从实验装置本身分离出来.我们根本不能用通常正规的语言和统计去描述它的行为,也不能毫不含糊地及时确定它的位置和方向. 而一些更客观,更完善的电子理论必将随著科学的发展而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