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收起左侧
楼主: gotoblue - 

各种导弹名词解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31 16: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役战术导弹 用来压制和破坏战役战术纵深内目标的导弹。有些国家称战术导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分类 按弹道特征分,战役战术导弹有弹道和巡航两类。弹道导弹采用火箭发动机,结构简单,大部分弹道处于稀薄大气层中。导弹沿一条近似半椭圆弹道飞向目标,多在弹道主动段进行制导,在被动段作惯性飞行。有的在弹道末段和中段制导。各国现装备的主要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一般采用空气喷气发动机。它在稠密大气层中靠翼面产生的气动升力和发动机推力,作等速巡航飞行,进行全程制导。  
  结构 战役战术导弹通常由战斗部、推进系统、制导系统、弹体和弹上电源等组成。战斗部由壳体、装药、引信系统和传爆系统等组成。战斗部装药有常规装药(炸药)、核装药、特种装药。常规战斗部效能有爆破、侵彻爆破、杀伤、破甲和穿甲之分。爆破战斗部主要用于破坏坚硬的军事装备和设施。侵彻爆破战斗部主要用于破坏半地面、半地下与地下的军事设施和装备。杀伤战斗部主要用于毁伤易损目标。破甲和穿甲战斗部用于毁伤装甲目标。战斗部又有单弹头和子母战斗部(又称多弹头)之分。子母战斗部是一枚导弹携带多枚子弹头,当导弹飞临目标上空时,按照预定程序施放子弹,造成对大面积目标的杀伤和破坏。子母战斗部又有集束式和分导式之分。集束式战斗部主要用于毁伤固定目标,分导式战斗部的母舱带有制导装置,子弹作惯性飞行,可以攻击活动装甲目标。  
  推进系统由发动机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部件组成。它利用反作用原理产生推力,使导弹获得所需的速度。有的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采用两级发动机,有的采用一台双推力发动机。发动机有火箭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两大类。火箭发动机又有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发动机两种。 液体火箭发动机能量较高,推力可调节,能多次启动和关机,工作时间较长,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贮存和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能产生很大的推力,使用维护简便安全,便于运输和长期贮存。但其比冲低,推力和工作时间受环境初温的影响较大,推力大小不易调节,不能多次启动和重复使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装备的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都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空气喷气发动机的导弹只带燃烧剂,不带氧化剂,比冲高,飞行高度一般在25~30千米以下。70年代发展的巡航导弹,采用尺寸小的涡轮风扇发动机,飞行速度马赫数为 0.7~0.8,耗油率低,能实现低空和远距离飞行。 制导系统包括导引和控制两个分系统。导引系统可全部或部分装在弹上,控制系统则全部装在弹上。地地战役战术导弹采用的制导方式有惯性制导、雷达区域相关制导、雷达指令制导、寻的制导、复合制导等。采用惯性制导的导弹的制导系统由导弹自载,不受外界干扰,制导精度可达最大射程的万分之几,广泛用于地地战役战术导弹的主动段制导或全程制导。雷达区域相关制导不受天候影响,主要用于弹道末段制导。当导弹飞到目标区上空时,弹上雷达扫描目标区,从而将导弹导向目标。目标区地形特征比较明显时,命中的圆概率偏差有的仅有几十米。雷达指令制导主要用于弹道中段制导。它的作用距离远,不受天候影响;但制导误差随距离增加而增大,且易受无线电干扰。寻的制导用于弹道末段制导,多采用被动式制导。这种制导系统结构简单、尺寸小、成本低、分辨率高,受云雾等气候影响较大。复合制导综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导方式的优点,制导精度高。有的弹道导弹主动段采用惯性制导,中段采用雷达指令制导,末段采用寻的制导,既能攻击固定目标,也能攻击运动目标。  
   弹体由各舱段及空气动力面联接而成,具有良好的气动力外形,用来安装战斗部、制导系统、推进系统等。通常用轻合金或复合材料制成。空气动力面包括弹翼、舵面和尾翼。弹道导弹一般不带弹翼。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壳体通常是弹体的一部分。  
  弹上电源由电池、配电器、电缆等组成,用以保证制导系统、推进系统、战斗部用电。  
  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开始研制与地地战役战术导弹性能相近的地地导弹。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导弹大都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或涡轮喷气发动机,惯性制导或无线电制导,弹体体积大,地面设备多,机动性差,发射准备时间长,命中精度低。70年代的导弹已形成系列,射程从数十千米到数百千米。采用惯性制导或简易惯性制导,命中精度为数十至数百米。采用固体或预包装可贮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导弹,发射准备时间短,"潘兴Ⅰa"和"长矛"导弹(见图),从占领阵地至发射仅需15分钟,5~10分钟即可撤离阵地。80年代的地地战役战术导弹特点是:采用先进制导技术,命中精度显著提高,达最大射程的万分之几,圆概率偏差只有25~40米;发动机采用高能推进剂和轻型壳体材料,提高了比冲和质量比;战斗部有核战斗部和常规战斗部,还有各种功能的常规子母战斗部、化学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斗部,有的还装配分导战斗部攻击活动装甲目标;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有的导弹可在10分钟内完成发射准备。  
  战役战术导弹将重点发展近程和远程的,其核战斗部将向小型、低当量、突出某种破坏效应的方向发展。采用复合制导技术,以提高命中精度,使圆概率偏差仅有几十米。改进机动的多发联装的箱式发射装置,缩短战斗准备时间,提高反应能力。



弹道导弹 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这种导弹的整个弹道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主动段弹道是导弹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和制导系统作用下,从发射点起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的飞行轨迹;被动段弹道是导弹从火箭发动机关机点到弹头爆炸点,按照在主动段终点获得的给定速度和弹道倾角作惯性飞行的轨迹。弹道导弹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弹道导弹和潜地弹道导弹;按射程分为洲际、远程、中程和近程弹道导弹;按使用推进剂分为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弹道导弹; 按结构分为单级和多级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的主要特点是:①导弹沿着一条预定的弹道飞行,攻击地面固定目标。②通常采用垂直发射方式,使导弹平稳起飞上升,能缩短在大气层中飞行的距离, 以最少的能量损失克服作用于导弹上的空气阻力和地心引力。③导弹大部分弹道处于稀薄大气层或外大气层内。因此,它采用火箭发动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不依赖大气层中的氧气助燃。④火箭发动机推力大,能串联、并联使用,可将较重的弹头投向较远的距离。⑤导弹飞行姿态的修正,用改变推力方向的方法实现。⑥弹体各级之间、弹头与弹体之间的连接通常采取分离式结构,当火箭发动机完成推进任务时,即行抛掉,最后只有弹头飞向目标。⑦弹头再入大气层时,产生强烈的气动加热,因而需要采取防热措施。⑧导弹无弹翼,没有或者只有很小的尾翼,起飞质量和体积大,结构复杂。⑨为提高突防和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战略弹道导弹可携带多弹头(集束式多弹头或分导式多弹头)和突防装置。⑩有的弹道导弹弹头还带有末制导系统,用于机动飞行,准确攻击目标。  
  弹道导弹能按预定弹道飞行并准确飞向地面固定目标,主要是由制导系统实现的。其制导方式有无线电指令制导、惯性制导、星光-惯性制导等。无线电指令制导是早期弹道导弹采用的制导方式,它易受无线电干扰,地面设备复杂,不能满足现代作战使用要求。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研制的弹道导弹绝大多数采用惯性制导。惯性制导属于自主式制导。它采用惯性测量元件,不受外界干扰。按照惯性测量装置在导弹上的安装方式,惯性制导可分为平台式惯性制导和捷联式惯性制导。平台式惯性制导的惯性测量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计算机运算较简单、利用平台本身还可进行元件误差分离、发射时调平和瞄准也较简单等优点。因此,被广泛采用。与平台式惯性制导相比,捷联式惯性制导的惯性测量装置受弹体振动的影响较大,测量精度受到一定限制,对计算机的要求较高,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正日益受到重视。惯性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有很大提高。例如60年代初期,美国研制的"民兵"Ⅰa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千米,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为1.8千米;70年代研制的"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3000千米,命中精度已提高到0.185千米。星光-惯性制导是在惯性制导的基础上,增加了星光测量装置,利用宇宙空间的恒星方位来判定初始定位误差和陀螺漂移, 对惯性制导误差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了导弹命中精度。


巡航导弹 是指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旧称飞航式导弹。巡航状态即导弹在火箭助推器加速后,主发动机的推力与阻力平衡,弹翼的升力与重力平衡,以近于恒速、等高度飞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单位航程的耗油量最少。其飞行弹道通常由起飞爬升段、巡航(水平飞行)段和俯冲段组成。从陆地、水面或水下发射的巡航导弹,由助推器推动导弹起飞,随后助推器脱落,主发动机(巡航发动机)启动,以巡航速度进行水平飞行;当接近目标区域时,由制导系统导引导弹,俯冲攻击目标。从空中发射的巡航导弹,投放后下滑一定时间,发动机启动,开始自控飞行,然后攻击目标。  
  分类 按作战使用可分为战略巡航导弹和战术巡航导弹;按载体不同可分为车载、机载、舰(潜)载巡航导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组成 主要由弹体、推进系统、制导系统和战斗部组成。弹体外型与飞机相似,它包括壳体、弹翼和稳定面、操纵面等,通常用铝合金或复合材料制成。弹翼包括主翼和尾翼,有固定式和折叠式。为使导弹便于贮存和发射,采用折叠式弹翼,即在导弹发射前呈折叠或收入状态,发射后,主翼和尾翼相继展开。推进系统包括助推器和主发动机。助推器通常采用固体或液体火箭发动机。主发动机通常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也有采用冲压喷气发动机的。战略巡航导弹多采用推重比和比冲高的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战术巡航导弹多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和冲压喷气发动机。制导系统常采用惯性、星光、遥控、寻的、图像匹配等制导方式,并多以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组成复合制导。攻击固定目标的巡航导弹通常采用惯性-地形匹配制导。攻击活动目标的巡航导弹多采用惯性-寻的制导。战斗部有常规战斗部,也有核战斗部,通常安装在导弹的前段或中段。战略巡航导弹多携带比威力大的核战斗部。战术巡航导弹多携带常规战斗部,也可携带核战斗部。
  发展概况 美国于4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鲨蛇"、"那伐鹤"、"斗牛士"地地巡航导弹和"天狮星"舰载巡航导弹。于50年代装备了"斗牛士"、"天狮星"Ⅰ、"鲨蛇"等巡航导弹。50年代末研制出"大猎犬"机载巡航导弹,并装备了部队。前苏联于50年代在研制弹道导弹的同时,研制出ss-n-3舰载巡航导弹和as-2机载巡航导弹等,并先后装备了部队。这一时期的巡航导弹体积大、命中精度低、机动性能差,多数于60年代先后退役。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高能燃料、微电子器件、图像相关制导、小型核战斗部和新型常规战斗部及雷达散射截面较小的气动外形等技术,使巡航导弹得到迅速发展,美国曾将其列为战略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80年代,美、苏两国先后装备了体积小、质量轻、精度高、成本低、机动性强和用途广的巡航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弹。美国的巡航导弹类型日趋系列化,能在海上、陆地和空中发射,并具有打击战略和战术目标的双重作战能力。80年代初 ,美国先后装备了 bgm-109b、c舰(潜)载巡航导弹,bgm- 109g车载巡航导弹,agm-86b机载巡航导弹。前苏联装备了ss-n-21潜载巡航导弹、ssc-x-4车载巡航导弹。80年代中期,装备了as-15机载巡航导弹。80年代末,美国还装备了机载先进巡航导弹。这种导弹采用新的气动外形、反雷达涂层、无线电干扰等技术 ,提高了突防能力;采用景象匹配制导系统或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末段制导,提高了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达16米。中国、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也都先后研制了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将向着提高飞行速度,增强隐蔽飞行能力,进一步小型化方向发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固体推进剂导弹 导弹是指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的导弹。









液体推进剂 导弹是指以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的导弹。简称液体导弹。有单级的,也有多级的;有战略导弹,也有战术导弹。液体战略导弹火箭发动机比冲较高,推力大,推进剂流量可调节,能准确控制关机时间。液体导弹有推进剂贮箱和增压、输送系统,发动机还有喷注器和冷却系统等。因此,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推进剂需有专用的运输、贮存、化验和加注设备,增加了地面设备,影响导弹的机动性。最早的液体导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研制的 v-2导弹。战后,前苏联 、美国、中国等先后研制了液体导弹。如美国的"丘辟 特"、"大力神"和前苏联的ss-6、ss-18、ss-19等导弹。初期的液体导弹使用的推进剂,沸点低,不便贮存。从60年代开始,液体导弹广泛使用了可贮液体推进剂。70年代,美国的"长矛"导弹使用了预包装可贮液体推进剂。80年代末,美国的液体导弹已全部由固体导弹替换。前苏联的战略弹道导弹多数仍是液体导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8-5-7 21: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沙发 的帖子

强!男生可能都喜欢这个帖子!!!
:scared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8-10-16 21: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楼 的帖子

精彩,长见识了:18bb :22bb :21bb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1-18 22: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45bb :46bb :51bb :53bb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2-3 15: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30bb :27bb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4-13 18: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写知识还是知道点好,譬如说这个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于 2009-4-28 16: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11bb :25bb :25bb
以己之微·网博天下:博览微网之术·创造成功之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资讯中心
企业生态
社区论坛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推广服务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